一、团队师资
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团队由9人组成,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人。
从事环艺设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师有刘岩、董新杰、张刚、梅晶。
从事环艺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研究的教师有孙大力、陆津、霍胜男、丛峄莲、刘昱晓。
二、教学研究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建立了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2006年起基本完善了本方向的课程体系,结合社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专业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比较明确的课程脉络,逐渐增加工程材料、制图、预算、应用软件等实效性强的课程。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第一在多门课中进行了研讨式、观摩式以及案例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研究。第二,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扩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加设计应用软件课程,提高了课堂的“含金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三,对考试进行改革,采取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第四,对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多次改革调整,注重“绘画基础向设计基础的转变训练”,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技能三维训练模式”,“以项目牵动引领课堂教学”等理念,加强艺术理论和造型基础、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加与设计实践、市场应用和相关专业互选课程,进行提高创新素质的就业创业能力训练等
2011年艺术设计专业获批的“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该模块课程包括创业概论、设计方法论、商业计划、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在创业意识训练、创业强化培训、创业实战模拟训练阶段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和实战模拟训练等。该项目在引领各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改革中起着关键的带头作用。
三、教研成果
教师近年来累计发表是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论文20余篇;获得各类奖励20余项;教师承担的各类学术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共计5项。其中2007年申报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技能三维训练模式”研究,在2009年6月结题,并荣获一等奖。该项目始终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中运行并检验,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项目和实践教学模式。
四、地企服务
1.2003年由大庆市建筑装饰设计协会主办,由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协办聘请国家级专家 郑曙阳、王铁及市内设计师在我系作有关设计流派、设计的未来的报告和座谈。
2.2004年12月与大庆市建筑装饰协会联合成立培训合作基地。
3.2005年3月举办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当代艺术邀请展,通过协助组织座谈和艺术家交流,提高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力。
4.2004年至2005年期间孙大力作为专家评委两次被邀请参加大庆市”祥阁”和”丽水华城”样板间的评审工作;2005年12月又被邀请作为大庆<读者新报>举办的”恒新杯”家居空间设计大赛的评委之一。2010年参与大庆龙凤“格林小镇”家居设计比赛策划评审等工作。
5.我专业有许多教师担任省市市艺术设计协会领导工作,孙大力担任大庆市艺术设计协会会长、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刘岩担任大庆市艺术设计协会副会长。
6.2009年教师刘岩带领学生承担“大庆油田公司哈洽会展览设计及施工”。孙大力、刘岩、陆津、刘昱晓、霍胜男等多次参与大庆市、大庆油田的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项目的设计工作,多次承担我校的会议、办公、校园绿化美化设计等。通过为社会企业服务,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凸显了我校为服务大庆城市建设、服务油田文化艺术生活的能力。
五、实践教学体系和实习基地建设
2008年成立的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工艺制作车间,为立体构成、装饰浮雕、展示设计、装饰材料、制图结构等课程的实践、实训等环节提供动手、演示,解读装饰装修流程、熟悉装饰材料等。
大庆油田及大庆市的装饰设计公司、建筑工程公司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要量很大。多年来众多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在相关行业就业或实习,成为设计行业的骨干。自1993年以来,我院艺术设计专业为社会输送了600多名专业人才,其中学习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占80%以上,他们或是成功自主创业,或是在各自工作领域成为佼佼者,专业能力及艺术素养等方面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大庆及周边设计行业的多家企业与我专业密切联系,现建有15个该专业方向的实习基地,为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实训、观摩、实习、创业的场所,也为提供“双师型”培养创造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