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访谈|关于省社科一般项目获批的思考

2025-01-02 09:25  

李慧(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以下简称李):您当初是如何构思并确定这个省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的?在选题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例如社会热点、学科发展需求等?

赵娜(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以下简称赵):首先,我们身处数智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承格局。视听媒介成为大众获取与交流信息的关键渠道,铁人精神作为重要文化遗产,传统传承方式需与时俱进,借助新的视听技术与表达手段实现创新性发展,这一时代机遇成为选题的重要灵感来源。尤其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弘扬如铁人精神这般具有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的正能量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从社会热点看,红色文化传承、文化与科技融合等话题备受关注,本选题顺应此趋势,旨在通过创新视听表达为铁人精神传承提供新范式,契合社会对优质文化内容与创新传承形式的迫切需求。

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您感觉哪些难点是难以攻破的?您和团队将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有没有一些独特的解决策略或资源整合方式?

赵:技术与文化融合难题:将前沿数字技术与铁人精神深度融合存在困难。一方面,对铁人精神文化内涵理解有限,导致技术上可能偏离文化精髓;另一方面,收集全面且有代表性的视听资料及受众反馈数据不易,且分析海量数据以提炼有效信息难度较大。在梳理数智时代各类视听平台上与铁人精神相关的数据时,来源分散、格式不一。需要整合多种资源,与图书馆、档案馆等获取历史影像资料;通过对杂乱数据进行分类和深度挖掘,从中提取出对项目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李:赵教授,您已经获批第二个省社科基金项目了,省社科基金项目对您的学术研究和个人职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是否为您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或合作机会?

赵:首先,很幸运获得省社科基金项目能得到资金资助,项目研究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计划和预期成果,这促使项目组更深入、系统地思考问题。比如,这次在研究铁人精神视听表达创新路径时,需要从历史、文化、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其次,学术成果质量较之前的项目会有较大提升,为了达到项目预期,我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提升成果质量。

李:您认为该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哪些创新点?这些创新点将如何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或解决方案?

赵:我认为,这次的项目在选题时融合数智技术与精神传承,

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智能技术融入铁人精神的视听表达。例如,利用AI分析受众喜好,针对性地制作视听内容,或是通过VR重现当年艰苦的石油开采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铁人精神。第二,跨学科视角研究视听表达。跨越文化研究、传播学、数字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从文化研究角度挖掘铁人精神的内涵本质,结合传播学原理设计高效的视听传播策略,并且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创新表达,这种跨学科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研究视听表达的局限。(撰稿:李慧 一审:陆津  二审:孙琦  三审:张立翔)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